2024年5月25日下午,中国社会科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室主任李俊文教授应邀到黑龙江大学哲学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做学术讲座,该讲座是黑龙江大学“爱智论坛”系列学术讲座之一,在黑龙江大学汇文楼937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形成的前提性研究”,由黑龙江大学哲学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李昕桐教授主持。黑龙江大学哲学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本硕博共计40余人参与了此次讲座。
李昕桐教授首先就李俊文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就李俊文教授与黑龙江大学哲学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的渊源、学术成长经历和研究成果做了详实的介绍。李俊文教授是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知名学者,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员,学术兼职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秘书长、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出版学术著作有《中西哲人的智慧》、社会存在本体论》和《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实践反思》等,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课题十余项,在《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世界哲学》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在讲座中,李俊文教授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应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基本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随后,李俊文教授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和形成过程重点阐发,这主要系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就理论逻辑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事件,已称为对世界历史进程和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科学理论。就理论形成而言,它由三部分组成——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既是对以往思想理论的批判和继承,同样也是对自身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彰显。就历史逻辑而言,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的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在近现代历经种种救国方案和重重革命道路的最终选择,同样也是指导中国实际、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伟大思想。就实质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内涵表现为“两个结合”:一方面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具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结为一体,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程过程。就实践逻辑而言,实现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以来不断追求的社会发展目标,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在于确立了现代化发展的新内涵、新目标和新路径。并且,其实践逻辑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走出来的,这意味着,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质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李俊文教授富有启发性的报告结束后,李昕桐教授对学术讲座从理论视野、问题切入、逻辑展开等多个方面进行高度评价,认为此次报告体现了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以及逻辑和科学辩证统一。随后,与会师生围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和世界性,矛盾分析的方法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实践性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此次讲座的开展,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的理论视野,还为同学们进一步深入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思想谱系和理论资源。最后,李昕桐教授再次代表黑龙江大学哲学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感谢李俊文教授的到访,讲座在交流互动和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通过此次讲座,李俊文教授向黑大师生展现了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不仅密切了两院之间的学术交流,还加强了的两院之间的友谊,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哲学澳网官方网站浏览器供稿)